【分集劇情】
【播出時間】
騰訊視頻、愛奇藝台灣站 8/20(一)起
每周一至周四20點更新,每天更新2集
【人物介紹】
家道中落之繼后,惜情卻傷情之妻。
少時驕傲任性,家道中落後日漸沉穩。
入宮屢受磋磨,更習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
明知後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
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后。
卻在位居中宮之後,與乾隆漸行漸遠,終至斷髮被廢,獨守青櫻弘歷的美好回憶而去。
少不得志之帝,用情難專情之夫。
出生喪母,備受父嫌,與養母相互利用而上位,一生難脫童年陰影。
才華橫溢,運籌帷幄,也自卑多疑,腹黑權謀
英俊瀟灑,渴望情感,懂得欣賞不同女子的美麗,動情不動心,多情亦薄情。
與如懿識於微時、相知相惜,排除萬難將其扶上繼后之位,卻難逃帝后夫妻困境,摩擦漸生終至決裂。
繡娘出身,乾隆妃嬪,永琪之母。
如懿一生交好。性格溫婉,表面柔弱,骨子裡堅強。
對待感情清醒冷靜,與如懿彼此信任扶持。
生下永琪後不能再侍寢,卻很能勸說皇帝。
如懿死後,與婉嬪聯手扳倒嬿婉。
乾隆嫡后,出身滿族大家富察氏之女。
家世顯赫,端莊大氣,溫良恭儉,為中宮名位、大清嫡子、家族榮耀,耗盡一生心血。
她不屑後宮爭鬥,奈何還是陷入玉妍的一個個圈套中,受盡挑唆,與如懿嫌隙漸深。
被眾人認為壞事做盡,病故前大為不甘。
死後皇帝才知亦有許多誤會,追念多年。
北國金氏貢女。容貌美艷,風騷嫵媚,又善保養,生四子。
表面心直口快,不善心計,其實城府極深,野心勃勃,狠決老辣。
如懿屢次受冤,都是她在背後盤算,卻嫁禍琅華和晞月,坐收漁翁之利。
一生鍾情北國世子,一心為母族利益謀劃,為此不擇手段。
陰謀敗露後卻被世子和母族拋棄,絕望自殺。
大臣高斌之女,乾隆前期妃嬪,相貌秀麗,擅彈琵琶,體弱多病,思想簡單。
自憾漢軍旗出身,始終嫉恨如懿,依附皇后,處處與如懿爭鋒分寵。
在皇后陪嫁丫鬟素練的授意下做了許多壞事,而卻以為是皇后本意,臨終之時,將以為是琅嬅授意的諸多壞事告訴皇上,成功使帝后離心。
雍正熹貴妃,乾隆養母,當朝太后。
極富智謀,精明能幹。
與乾隆互相扶持登上太后之位,二人表面母慈子孝,實則關係微妙。
因與如懿姑母恩怨,對如懿處處打壓防備。
一切以兩個親生女兒前途為重,為此周旋權力,把控後宮,也不斷在皇帝身邊安插妃嬪為眼線棋子。
直至兩個女兒歸來身邊,放下權力,安度餘生。
蘇召南之女,漢軍旗出身,乾隆前期妃嬪,始終寵遇平平,但善生養。
敦厚平和,也糊塗易受人唆擺,與其他潛邸妻妾關係都不錯。
愛子如命,為了維護兒子可以做任何事。
被皇帝厭棄後吃齋念佛,只求子女平安。
宮女出身,乾隆中後期寵妃,位至皇貴妃。
容顏貌美,陰柔嫵媚,足智多謀,野心勃勃,笑裡藏刀,城府極深,工於心計,不擇手段。
一心飛上枝頭,不惜與青梅竹馬的凌雲徹分開。
一心要強,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向上爬。 為生存懂得隱忍,遇機會心狠手辣。
冷宮侍衛,御前侍衛。
與魏嬿婉青梅竹馬,傾慕如懿,賜婚娶御前宮女茂倩。
相貌英挺,隱忍堅毅。
重情義,守信諾,細膩體貼,始終默默守護要守護的人。
被陷害與如懿有私,慘遭皇帝嫉恨、閹割,受百般折磨。
為保如懿平安,忍辱負重,從容赴死。 並為海蘭留下了最終扳倒嬿婉、為如懿報仇的證據。
納蘭永壽之女,乾隆前期妃嬪,身份高貴卻是太后的棋子。
深愛皇帝,十分癡情。氣度冷傲,雅好詩書,說話做事直接,愛憎分明,不喜與宮中人往來,與如懿交好。
陳延璋之女,乾隆前期妃嬪,常年無寵。
老實忠厚,安守本分,沉默寡言,怕惹是非,素不和人拉幫結派,只是獨善其身。其實內心非常渴望皇帝注意自己,卻不懂爭寵。
在宮中默默無聞所以沒有敵人,也少有朋友,與如懿、蘇綠筠感情不錯。
邊地寒部首領寒阿提之女,乾隆後期寵妃,貌美體香,性格清冷剛烈,被父親強送入宮,乾隆對其神魂顛倒,直言為一生真愛,令六宮忌憚。
對皇帝的癡心熱烈不屑一顧,唯與如懿性情相投。
後為族人安危留在宮中,但心如止水,不與眾人往來,十數載恩寵不已,卻是鬱鬱而終。
在江南長大的蒙古格格,乾隆中後期寵妃,出身高貴,性子活潑爛漫,單純直接。
與如懿交好,不喜嬿婉。
為照顧蒙古嬪妃,皇帝將七公主璟妧給湄若撫養
南府琵琶伎出身,乾隆前期寵妃,被太后利用攪亂後宮,成為棋子。 自傷身世,心底自卑,性格尖銳,伶牙俐齒,囂張跋扈,恃寵而驕,與別人格格不入。
如懿陪嫁侍女,阿瑪桂鐸善治水而引起皇帝注意,後背叛如懿,成為乾隆妃嬪。
性格張狂,不知輕重,自命不凡,愛慕虛榮,言語尖利傷人。表面得皇帝寵愛,其實被皇帝厭惡冷落,卻引起嬪妃嫉妒,有苦難言,脾氣日漸暴躁。
公卿之女,乾隆前期妃嬪。太后棋子之一。
皇帝為太后顏面偶爾寵幸,很是禮遇。
性格溫順木訥,無知膚淺,但也有些善妒,被皇帝假借玫嬪之手導致不孕,後與嬿婉沆瀣一氣。
蒙古親貴之女,選秀入宮。
身量高挑健美,心高氣傲,英姿颯爽,灑脫自在,剛直潑辣。
直言不諱為矛,以家族榮耀為盾,只與蒙古嬪妃來往,一心恢復清初蒙古后妃的榮耀。
素與湄若親近,不滿魏嬿婉。
【分集劇情】
第1集-弘歷求娶青瓔
四阿哥弘歷在夢中一路狂奔去找青瓔,推開門發現青瓔手中握著如意已被選為福晉。夢醒後,弘歷急忙詢問三阿哥選福晉的結果,得知三阿哥選了董鄂氏為嫡福晉,青瓔連側福晉和格格也沒有選上,現在人也不見了蹤影,弘歷急忙去尋。弘歷發現青瓔正在宮中的一處玩千里鏡,交談中,弘歷得知青瓔並不喜歡三阿哥,她提前吃了好多豆子,在選福晉時出虛恭故意讓自己落選。弘歷告訴青瓔自己在下個月也要選福晉,讓青瓔做自己的秀女幫自己掌掌眼,青瓔卻說自己不想去。離開時弘歷表示自己會在絳雪軒等她。
皇后為青瓔帶來了一件新衣服,讓青瓔打扮起來,好好去選弘歷的福晉。青瓔卻說自己與弘歷像兄弟一般,不想去做弘歷的福晉,對皇后敷衍一番後告辭。
三阿哥弘時在養心殿被雍正皇帝訓斥,皇帝稱他糾結黨羽、勾結朝臣、意圖不軌。原來除了兩份參弘時的折子外,其餘折子都在替他說好話,引起了雍正的不滿。
絳雪軒中,四阿哥正在選福晉,熹貴妃教導弘歷應選幫襯到自己的福晉,富察家位高權重,讓弘歷認真考慮。吉時已到,青瓔卻遲遲未至,弘歷拿起如意,想把它遞到富察氏的手中,選富察氏為嫡福晉,正在這時,青瓔格格翩翩而至。弘歷立刻改了主意,收回即將送出的如意。
皇帝盛怒之下,宣佈將三阿哥弘時,削宗籍,除玉牒,以後將不再有這樣的兒子,娘娘干涉朝廷大事,禁足景仁宮,死生不復相見。
弘歷將富察氏選為側福晉,而將青瓔選為嫡福晉。此時皇帝駕臨絳雪軒,皇帝告訴弘歷皇后犯下大錯已被禁足,而青瓔作為她的侄女也不能成為弘歷的嫡福晉,讓青瓔即刻出宮,選福晉的事情改日再議。
青瓔到景仁宮之內看望皇后,皇后得知青瓔受到自己的牽連,讓她不要再為自己求情,以免受到皇帝的責難。出景仁宮後,青瓔發現弘歷正在等自己,弘歷表明自己會為她求情讓她留在自己身邊。弘歷說青瓔乃是自己所願之人,青瓔無辜,不應受此牽連,自己並不在意她的身份。皇帝聽後,告訴弘歷,身處皇家,不能一切按照自己的性子來,弘歷娶親並非他一人之事,合適的並不一定是所願的。在弘歷的不斷請求下,皇帝同意讓青瓔做弘歷的側福晉,富察氏為嫡福晉,高氏為格格,並封弘歷為寶親王。
熹貴妃到景仁宮看望失勢的皇后,這時青瓔被封為側福晉的消息傳來,熹貴妃十分震驚。皇后指出那些保弘時的折子是熹貴妃找人上的,熹貴妃千算萬算卻沒有料到弘歷鍾情於青瓔,不顧自己的前程求來青瓔的側福晉地位,自己與熹貴妃之間的爭鬥遠遠沒有結束。弘歷前來給熹貴妃請安,請額娘原諒自己自作主張求娶青瓔,熹貴妃表示自己並不會遷怒於青瓔,並希望兒子與青瓔姻緣和睦。青瓔家中正為青瓔的終身大事發愁,兩位皇子選福晉,青瓔都落選了,以後還能嫁入什麼人家?這時,太監前來宣旨,稱青瓔已被封為寶親王側福晉,並送來了荷包,青瓔全家大喜。
第2集-新皇登基
弘歷與青瓔相見,青瓔猶豫自己是否應該嫁入王府,目睹了皇后被懲處,自己十分心慌。弘歷表示自己會竭盡所能保護青瓔,不讓她受一點苦楚。青瓔也表示自己願意與弘歷在一起。
花轎將青瓔與月格格抬入寶親王府中。弘歷來到青瓔房內並悄悄告訴青瓔,她是自己選的人,第一夜也要與青瓔在一起,而對嫡福晉,則是愛敬與尊重。月格格從侍女那得知前一夜王爺雖宿在福晉處,卻並未行周公之禮,侍女還提議應與福晉聯合以在府中立足。福晉房內,福晉表明王爺越是寵愛側福晉,自己就應做的更好,拿出嫡福晉的氣度,贏得王爺的寵愛。
六年後,眾人向福晉請安,晞月被封為側福晉,這時皇帝駕崩的消息傳來,眾人震驚。弘歷繼承大統,因先帝曾說與皇后死生不復相見,皇后不能參加雍正的喪儀,悲痛萬分,只能在景仁宮之內痛苦,此刻,她身邊的婢女卻說她走出景仁宮的唯一機會到了。
新皇接見諸位大臣,有大臣指出按照祖宗規矩,景仁宮作為皇帝嫡母,應尊為母后皇太后,而熹貴妃作為生母,應尊為聖母皇太后。皇帝提出自己還應細細考慮。青瓔為皇帝送來杏仁露,皇帝向青瓔講述了是否應解了景仁宮禁足的難題,青瓔寬慰皇帝不必過分為難自己。此時,鈕鈷祿氏也在為這件事感到為難,她決定按兵不動,先看看皇帝的心意。
青瓔為太后送來火腿雞湯,太后卻說好好的雞湯卻用味重的火腿相左,乃是喧賓奪主,兩樣東西燉在一塊應分高低主次,想要並重就會壞了味道。太后大怒,青瓔只得跪在一旁,捧著滾燙的湯碗,十分煎熬。
皇帝得知青瓔受苦,為她送去燙傷藥。烏拉那拉氏請求青瓔讓皇帝方自己出去,自己為了和皇帝生死相依,一定要爭這個名分。
青瓔來拜見皇帝,懇求皇帝讓姑母以太后的身份去行宮頤養天年,這樣便可兩全。鈕鈷祿氏得知此消息大怒,烏拉那拉氏若是成了母后皇太后便要壓自己一頭,她斷定這個主意一定是青瓔提出,讓青瓔第二天來見自己。太后拿出一瓶毒藥,說要想留景仁宮一條活路,必須沒了青瓔這個指望,讓青瓔在先帝喪儀之後自行了斷,青瓔與其姑母只能留下一人。青瓔詢問太后若是自己選擇死亡,能否讓姑母與先帝合葬。太后表示若其在行宮安分養老,便可准許她與先帝合葬只是沒有名分罷了,並警告青瓔,若是皇帝知道二人的交易,斷不會留下其姑母的性命。青瓔答允後告退。
如懿傳第2集劇照太后出難題為難,青櫻面臨生死決定
青瓔來到養心殿內,皇帝表示為顧及皇額娘,按太后安養青瓔姑母的事情還要慢慢安排,自己會將她遷往盛京舊宮。青瓔與皇帝回憶初見時的情景,並稱今後自己若是不能日日向皇帝請安,自己會永遠祈求皇上龍體康健,事事順遂,二人十分感動。
第3集-姑母去世,青瓔禁足
青瓔前來拜見姑母,告訴姑母只要安心在行宮頤養天年,就會獲得和先帝合葬的哀榮,誰知鈕鈷祿氏已經告訴她這份哀榮是青瓔用生命換來的。她明白鈕鈷祿氏的目的一直是自己,她不願意青瓔為自己犧牲,也不願意在鈕鈷祿氏的鼻息下苟延殘喘。她選擇喝下了鈕鈷祿氏送來的毒藥,臨終前,她告訴青瓔作為烏拉那拉氏唯一的指望,不要懷有恨意,要讓鈕鈷祿氏為自己助力,在未來成為皇后。親眼目睹了姑母死在自己的面前,青瓔泣不成聲。
太后得知景仁宮那位已經死了,決定暫時留下青瓔。皇帝得知了烏拉那拉氏的死訊,又從太監口中得知她是服毒而亡,而太后又曾去過景仁宮,皇帝若有所思。福晉富察氏聽聞烏拉那拉氏的死訊,感慨她身為皇后,本該頤養天年,奈何皇子早夭,寵妃當權,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聯想自身經歷,富察氏認為只要嫡子長成,就算寵妃生下庶子,也無濟於事。
皇帝命人精修慈寧宮,在修繕期間,太后住於壽康宮,與太妃同住。皇帝想要以皇后之禮安葬烏拉那拉氏,太后卻並不同意。此時,張廷玉覲見,張廷玉認為景仁宮是否尊封引朝野關注,乃是國事,希望皇帝明察。在張廷玉與太后激烈爭執之時,青瓔趕到,青瓔說自己親眼看到姑母確實是因先帝駕崩悲痛過度而去世,其中並無曲折。最終,太后下令將其以妃禮下葬,葬在嬪妃園寢。
屋內只剩下皇帝與青瓔二人,皇帝再次詢問景仁宮那位究竟如何過世,青瓔堅持自己說的都是實話,皇帝囑咐青瓔這些日子不要到處走動,以免非議。青瓔告退後在殿外遇到太后,她說姑母已經失了先帝的心,即時獲得母后皇太后的地位也毫無意義,而如今能保住自己的只有太后,姑母死後必定傳有不利於太后的留言,姑母死在了自己面前,自己就一定要好好活著,來給太后作證。
登基大典正式舉行,皇帝下旨尊鈕鈷祿氏為聖母皇太后,嫡福晉富察氏為皇后。太后入宮後發現皇帝命自己居住於壽康宮,內心十分不悅。天後明白皇帝明裡說是孝順,暗裡心思破難揣測,太后決定借把東風,早日住進慈寧宮。
皇帝為在景仁宮守孝的青瓔送來玉竹參湯,並傳話說從未忘記自己與青瓔是心意相通之人,並讓青瓔記住這句話。皇后向太后請教如何擬定嬪妃位分,太后讓青瓔在潛邸為姑母守孝三年,無旨不能出閣院。皇帝聽聞後大怒,認為太后獨斷專權,卻又無法幫助青瓔。
第4集-如懿獲賜名
眾嬪妃紛紛離府,青瓔暗自在房內繡花。這時海蘭來看望青瓔,從海蘭口中,青瓔得知太后還未移居慈寧宮,青瓔明白此事難免使皇帝與太后之間生了嫌隙,以致母子失和。海蘭提醒青瓔還是先為自己考慮,不要插手此事。
皇后請皇上定奪嬪妃們的封號,皇上卻說人還不齊,不能冊封。皇后提醒皇帝不如讓太后早日遷居慈寧宮,太后一高興,說不定就會放出青瓔,皇帝卻不想遷就太后。
慈寧宮已經修繕完成,可皇帝卻說為了讓太后滿意,務必要細細修,千萬不要著急。皇帝心細青瓔,將寢殿內的如意結和曲譜送給青瓔,青瓔將自己繡的帕子送給皇上作為回禮。青瓔準備想法子出去一趟,命人請來了海常在。
海常在前來給皇上請安,請求皇帝不要忘了青瓔。隨後海常在以為皇帝取點心的名義進入潛邸,誰知她竟偷偷換出了青瓔。青瓔與皇帝悄悄見面,青瓔知道皇帝有自己的難處不能為她求情。青瓔提醒皇帝百善孝為先,就算政務繁忙也不應忘了壽康宮內的太后,皇帝因景仁宮去世與青瓔禁足之事與太后心生嫌隙,認為她獨斷專行,不顧自己感受。青瓔勸解皇帝打開心結,順從太后乃是孝順。最終皇帝被青瓔說服,決定讓太后安養天年,另外在太后高興之時,為青瓔求情,讓她進宮。
皇帝帶領太后參觀慈寧宮,太后十分滿意。太后提醒皇帝重用老臣,皇帝表示同意,承諾要提升太后的族親訥親,此外皇帝還稱要加太后徽號,定為崇慶。太后聽說青瓔曾千方百計為自己進言,找來青瓔。太后下令免了青瓔的禁足,讓她回宮。青瓔懇求太湖為自己賜予新名,以斬斷舊過,祈取新福。太后詢問青瓔最盼望的是什麼,青瓔答道:「情深義重,兩心相許。」太后為青瓔賜名如懿,「懿」意為美好安靜,而世間完滿的美好太難得,如能如懿便很是不錯。青瓔十分感激太后的教誨。
高晞月和金玉研得知如懿獲赦,內心十分不悅,她們與皇后一同討論此事。她們認為此事的罪魁禍首乃是海常在,她平時不得寵,只能依附於如懿。她們決定提防海常在,高晞月主動提出讓海常在與自己居住。
皇上與皇后談論嬪妃的分封之事。皇帝想封如懿為貴妃,皇后卻說如懿剛剛解了禁足應行事低調一些,且烏拉那拉氏一族無人可以為朝廷效力,不如先封為妃或嬪。皇帝同意,決定封如懿為妃,入住翊坤宮,在皇后的勸阻之下,皇帝同意了讓如懿入住率偏遠的延禧宮。最終,如懿被封為嫻妃,高氏被封為慧貴妃,全家抬旗。
如懿入住延禧宮。海貴人與慧貴妃共住一宮,慧貴妃存心刁難,任憑她長跪也不加理會,還分配給她西邊一間陰暗破爛的屋子。海常在來看望如懿,如懿得知海常在在鹹福宮受盡委屈,囑咐她要好好照顧自己。第二天給皇后娘娘請安之時,如懿請求讓海常在與自己同住,皇后卻說讓她與貴妃同住是想讓她能夠常常見到皇上,如懿也無話可說。
第5集-皇帝送字表明心意
郎世寧為皇帝皇后作畫。富察夫人進宮看望皇后,她提醒皇后要加緊防備貴妃與如懿。富察夫人提醒皇后作為正妻,不要髒了自己的手,而是要讓底下的奴才為自己效勞。臨別前,富察夫人告訴皇后身邊的宮女素練,皇后太過心善,有些事情不忍心做,讓素練行事大膽一些,素練答應下來。
如懿來如意館看郎世寧作圖,郎世寧說在西洋一個男人只可以娶一個妻子,如果感情不在,男子可以離開女子,女子也可以選擇離開男子。如懿身邊的宮女表示這太荒唐,認為郎世寧是在胡言亂語。回到延禧宮後,如懿便一直在思考郎大人的話,彷彿被說中了心事。如懿來見皇帝,她問皇帝若是一個男子只有一個妻子,沒有妾事會怎麼樣,皇帝說她是在虛空妄想,沒有任何意義。如懿與皇帝爭辯一番,賭氣離開。
皇后聽聞皇帝與如懿起了爭執,讓另外幾個嬪妃多去侍奉皇上,可皇上對另幾個嬪妃態度十分冷淡。如懿去找皇上,皇上送給如懿自己親手為她作的畫,巧合的是,如懿也帶來了自己親筆畫的皇上,皇帝隨手拿出如懿被禁足時送給他的帕子擦汗,如懿看到皇帝將自己所贈之物隨身攜帶,二人和好如初。
皇上來給太后請安,太后得知皇帝剛剛與如懿在一起,提醒皇帝要雨露均沾,否則後宮難免不和。如懿將皇帝的詩繡在了絲帕上,將絲帕送給皇上,皇上十分開心,卻去了嘉貴人宮中用晚膳。
已經入冬,眾嬪妃給皇后娘娘請安,皇后認為目前宮中奢靡成風,她決定以身作則,節省宮中開支。眾嬪妃雖心有不滿卻不好明言,紛紛表示願意追隨皇后娘娘。
皇上來看望如懿,皇上說自己想護著如懿,卻無法自由自主,希望如懿理解。皇上給如懿帶來了親手寫的「慎贊徽音」四個大字,表明自己的心意,還囑咐內務府將其製成匾額掛在延禧宮正殿之上。
皇后將賞給各宮的白花丹和海枯籐做成香包,分發給各嬪妃佩戴。如懿卻得知送給自己的香包乃是次品,海常在說送去鹹福宮的香包並無問題。海常在準備將如懿的香包拿回去緊一緊針腳,再漂漂亮亮的給如懿送還回來。惢心在宮中遇到了自幼相識的江太醫,江太醫表示自己沒有門第師從和資歷,在太醫院難有出頭之日,惢心鼓勵他在宮中,只有真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皇上在養心殿召南府的琵琶妓奏曲,皇帝聽出有個音彈錯了,一宮人起身承認是自己彈錯了音,她將皇上比作周瑜,稱讚他精通音律。皇帝讓她到自己近前,得知這名女子名為白蕊姬,並稱讚她纖細可愛,名字動聽。
第6集-玫答應獲封
阿箬在內務府中指責內務府管事從前將製作不精的香包送給嫻妃,還炫耀皇帝親手題字贈與如懿的匾額,讓內務府不要再輕視延禧宮。此番話被皇后身邊的素練聽到,隨後稟告了皇后娘娘。貴妃來拜訪皇后,皇后見貴妃十分怕冷,把珍藏的玄狐皮贈與貴妃,並囑托她養好身體,期待她能生下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位阿哥,貴妃十分感激。貴妃在皇后宮中聽聞如懿獲賜匾額一事十分不滿,匆匆告退。
貴妃來見皇帝,皇帝正在欣賞琵琶曲。貴妃精於琵琶,在皇帝面前彈奏一曲,皇帝十分滿意,貴妃提起皇帝送給延禧宮的匾額,求皇帝也賞給自己和皇后一份,皇帝答應。隨後,皇帝寫了十一幅送給每個宮殿。
翻牌子時,皇上提起了南府的琵琶妓白蕊姬,命人將她帶來。海常在陪如懿為其姑母誦經,如懿發現了海常在的火爐並不熱,詢問之下得知海常在的炭火被貴妃剋扣,處處受到為難。
皇后在嬪妃面前說皇帝新封了一位南府的樂伎為玫答應並囑咐眾人應六宮和睦。貴妃得知海常在曾陪嫻妃一同誦經祈福,便讓海常在為她製作一些五色的經幡,命她現在就去院落製作。因貴妃明早便要,海常在在寒冬中一直做到深夜,而海常在的宮中已無炭火,日子十分難熬。
眾嬪妃紛紛為玫答應送去禮物。玫答應詢問皇上為何貴妃技藝更為精湛,而皇上卻喜歡自己彈奏琵琶,皇帝稱玫答應的技藝經自己點播後已精進不少,自己也頗有良師之感。第二天,玫答應前來給皇后請安,嘉貴人看出玫答應身上所穿乃是江南進宮的暖鍛,貴妃說皇后主張後宮簡樸,玫答應身份低位,穿這樣的衣服過於奢華,而玫答應卻說皇上喜歡自己這樣穿。皇后也只能說以皇上心意要緊。
嫻妃與玫答應一起在宮中賞雪,在花園中她們與貴妃偶遇,爭執中玫答應說皇帝更寵愛自己無非是因為自己年輕幾歲,暗指貴妃已老,貴妃大怒,命雙喜掌嘴。這時皇后趕來,平息雙方爭執,命如懿送玫答應回宮。
第7集-貴妃陷害海常在
玫答應離開時未曾向皇后行禮,皇后身邊的素練指出她的不當之處,玫答應一把將她推開,導致素練的手受傷,皇后十分不悅,可礙於皇帝卻不好發作。貴妃擔心自己打傷了玫答應的臉會受到皇上的怪罪,皇后命素練去太醫院取些藥膏替貴妃送給玫答應。如懿隨玫答應回宮,發現她宮內燃著的是本不應由答應使用的紅籮炭。玫答應宮中掛著皇帝賜予的匾額,上面寫著「儀昭淑慎」四字,玫答應卻不知其為何意,如懿向她解釋說這是女子和善謹慎,以表儀德之意。這時素練給玫答應送來消腫藥膏,玫答應卻十分不屑,素練說皇后娘娘請玫答應顧全大局,不要在皇上面前提起此事,否則玫答應自己也脫不了干係。玫答應只得收下藥膏。
貴妃在宮中發現如懿身邊的三寶從自己宮內的後門鬼鬼祟祟的走出,連忙命人去查,結果得知三寶是在悄悄地給海常在送炭。海常在在自己的房內安心讀書,得知貴妃娘娘身體不適,只能前去請安,葉心在貴妃面前指出海常在平日飯菜不足,惹得貴妃大怒,指責她裝可憐,將其趕出房內。貴妃身邊的嘉貴人提示貴妃,說海常在心思陰毒,偷貴妃的炭火,讓她寒症發作,想讓貴妃以此陷害海常在。
皇上與皇后在房內歇下,門外,太監王欽想藉機親近皇后身邊的宮女蓮心,被蓮心拒絕。如懿聽說海常在被發現偷盜貴妃宮中的紅籮炭,要被貴妃用刑,連忙趕到鹹福宮。鹹福宮內,海常在跪在雪中,哭著稱自己沒有偷盜。海常在身邊的宮女香雲稱海常在自己嫉妒貴妃娘娘便指示自己偷炭。如懿卻說僅憑香爐中的碳灰和宮女的證詞不足為證,海常在的屋子狹小,不可能藏下這麼多紅籮炭。這時,海常在暈倒在雪中。
惢心來求王公公通傳皇上,救救海常在,卻被王公公拒絕,李玉看見此事,主動提出幫助惢心。鹹福宮內,貴妃命雙喜到海常在屋內搜查紅籮炭,並命宮女脫了海常在身上的衣服搜身,如懿出面阻止,貴妃罰如懿一同跪在雪中。海常在不願受辱,也不想連累如懿,承認自己偷了貴妃的炭火。
這時皇上趕到,貴妃向皇上哭訴自己的委屈,皇上說自己曾叮囑過如懿,可以從如懿那裡把紅籮炭撥給海常在,還叮囑過如懿此時應保密,只是如懿不知變通,鬧成這樣也不承認此事。貴妃說海常在以下犯上,嫻妃對自己無理,應當處罰,皇上說自己要賞罰分明,命人帶上香雲,將她帶下去亂棍打死,稱自己想讓宮裡人明白挑撥是非是何下場。臨行時,皇上命貴妃三個月內在宮中安心靜養,不宜伴架,並將海常在移至如懿的延禧宮。
如懿回到宮內,江太醫為海常在診治,說海常在雙足的湧泉穴受傷,身體十分虛弱。阿箬為如懿不平,想讓如懿使出手段,拉攏皇上。如懿說貴妃如今行事魯莽以惹怒了皇上,日後必會受苦。隨後,如懿誇讚惢心思細膩,眼睛落在實處,日後讓惢心多為自己留意。
第8集-海常在力證如懿清白
嘉貴人來看貴妃,貴妃抱怨自己弄巧成拙。延禧宮內,海常在已經甦醒,海常在回想昨日的境遇,十分委屈,如懿寬慰她要學會忍耐。如懿養心殿去見皇上,發現李玉被罰跪在瓦片上,如懿讓她跪完後到延禧宮治傷。皇上召如懿前來,原來是為了玫答應一事。
玫答應被貴妃懲罰後傷勢越來越嚴重,玫答應說自己注重飲食,只是用了貴妃送來的藥。皇帝命太醫檢查,太醫說藥中加入了白花丹,而白花丹有毒,特別是接觸皮膚之時。素練表示自己也用過此藥治傷,並無異樣。這時玫答應提起如懿曾打開過藥膏。玫答應指責如懿陷害自己,因為只有如懿有機會接觸此藥,皇后說自己會讓慎刑司的嬤嬤去盤問嫻妃。
這時,海常在闖入養心殿,她聲稱這件事不可能是如懿所為,海常在說如懿的香囊內並沒有白花丹,自己為如懿縫製香囊的時候,發現香囊內的白花丹是次等品,便用大血籐粉代替,所以如懿不可能害人。皇帝大怒,命如懿徹查此事。
皇帝指責皇后在事情並未查清楚之時就怪罪嫻妃,皇后感到十分心寒。這時,皇后看到太監總管王欽命人給身邊的宮女蓮心送禮物,她認為王欽是個值得籠絡之人,應該好好籠絡。
李玉來到延禧宮內,如懿親自給李玉上藥,感激他對自己的幫助,還指點李玉不要在王欽面前賣露聰明,回去後也要好好巴結王欽,畢竟自己在他手下辦事,李玉感激如懿的指點。如懿經歷了他人的陷害,感受到了在宮中生活不易,暗自落淚。
皇上來到延禧宮,皇上表示自己本以為假意冷落如懿便可以減少其他妃嬪的妒忌,卻沒想到仍然使如懿常常處於危險之中,皇上表示今後會坦然地與如懿在一起。第二天早晨,皇帝對如懿關愛有加,並囑咐宮女好好照顧如懿。
消息傳來,太醫院裡一個侍奉藥材的小太監認罪,表示自己不慎將白花丹粉末沾在了圓鉑的內壁之上,因為素練使用的是上面的部分,所以並無異樣,而玫答應使用的是下面的部分,且用量很大,所以傷勢越來越重,如懿聽了,表示自己並不準備詳查,而是順水推舟,維護後宮的平靜。
第9集-貴妃力圖撫養大阿哥
如懿頗受皇帝重視,內務府也為延禧宮送來了許多禮物。皇上為如懿送來兩株蘇杭的綠梅,如懿想著皇帝記著自己的喜好,十分開心,命人好生照料,又囑咐下人不要將此事張揚。王欽目睹嫻妃受寵,想到而自己又曾經的罪過嫻妃,為求自保想巴結皇后,可皇后卻認為他十分刁滑,不好籠絡。
皇上來看玫答應,玫答應暗指皇后偏袒貴妃,還說自己出身低賤,又得皇上寵愛,因此被人暗害。皇上讓她不要將旁人的話放在心上,好好休養,傷好後便可繼續侍奉聖駕。皇帝走後,玫答應又繼續使用白花丹,她說只挨了幾個耳光皇上不會偏袒自己,只有傷得可憐,才能得到皇上的寵愛。
皇后命內務府給太后送來衣服,太后知道這是因為近來宮中多事,皇后惹了皇帝不滿,才裝出孝順的樣子來討好皇上。原來,玫答應自己使用白花丹是得太后提點,太后故意想將宮中這一灘水攪渾,而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來主持事物。
大年初一,如懿見阿箬穿了自己賞賜的新衣,而惢卻仍穿著舊衣,原來阿箬將賞賜的四件衣服都佔為己有,如懿知道後命阿箬歸還衣服。合宮陪太后宴飲,皇帝現在只有三子一女,太后讓眾嬪妃加緊,又強調皇帝繼位後的第一子也同樣尊貴無比。眾皇子退下後,太后指責皇后厲行節儉過了頭,嬪妃們衣著樸素失了顏面,裁撤了擷芳殿的下人,因人手不夠,下人們對皇長子照顧不周,以致永璜得了兩場風寒,皇后連連稱是。
伺候大阿哥的下人告訴皇后的宮女大阿哥永璜十分有心思,皇帝偶爾來擷芳殿便處處比著要強,想要壓過二阿哥。
惢心為如懿送來點心,如懿命她送些給三阿哥。惢心在路上遇到了大阿哥,大阿哥抱怨三弟什麼好東西都有,而自己卻什麼都沒有,惢心連忙送給大阿哥一塊點心。大阿哥告訴惢心伺候的嬤嬤不讓自己吃飽,還常常責罵自己。惢心與大阿哥親近被貴妃身邊的宮女看到,貴妃認為是太后喜愛長子才命嫻妃與他親近。回宮後,惢心將這一切告訴如懿,如懿讓她不要將此事聲張,要細細查過之後才能得知真相。
貴妃為了能懷上龍子十分焦急,身邊的宮女提醒她不如先養著大阿哥,佔著長子養母的身份,還告訴她今天曾看到如懿身邊的惢心與大阿哥親近。貴妃認為有理,不想讓如懿搶在自己前面,決心想辦法撫養大阿哥。
高貴妃對在門前挽留皇上,讓皇上留宿在鹹福宮內。阿箬在如懿面前出言不遜,如懿提醒她要慎言,命惢心前來伺候。如懿對惢心提起皇帝生母一事,說此時一直是皇帝的心病,皇帝的生母李氏原是一名宮女,一直無名無分,如懿想要替皇上彌補缺憾。惢心提醒如懿此事一定要三思。第二天早上,貴妃向皇上提起撫養大阿哥一事,皇上稱他還要再考慮一下。
第10集-如懿請求皇上追封生母
今日是如懿的生辰,皇帝命李公公送來一支並蒂金叉作為賀禮。離開時,李玉送給惢心一支絨花,想讓她討個好綵頭,原來李玉、惢心與江太醫本是一個地方的人,便經常互相照應。
江太醫因按照自己的性子刪改藥方被趙太醫訓斥,趙太醫警告他若是再如此便不能繼續待在太醫院。惢心來看望江太醫,她送來自己親手縫製的香囊。江太醫十分感動,表示自己一定會隨身攜帶。
皇上來延禧宮給如懿過生辰,提起自己送給如懿的簪子。如懿說簪子多用蓮花,為何皇帝卻選了玫瑰。皇帝說玫瑰艷麗、多刺,令人忍不住要摘。如懿起身行禮,稱自己有一心願希望皇上成全。如懿說自己想請皇帝追封去世的先帝嬪妃,暗指皇帝的生母李氏。皇帝卻說有些人只能藏在心裡,卻不能說出口。如懿請皇帝追封李氏為太貴人,位分不用太高只是表明心意即可。如懿一再懇求皇上,皇上十分生氣,大聲質問如懿為何提出如此要求。如懿稱自己看見姑母不能與先帝合葬,十分孤苦,不想她人與姑母一般,連該得的名分都沒有。皇帝拂袖而走,怒氣之下,皇上走進了海常在的房內,而海常在卻宿在了暖閣之中,她表示今日是如懿的生辰,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在今晚侍寢。
內務府的秦公公命人拖著延禧宮的月例銀子,連送的夏衣料子也都是次等品,阿箬十分生氣,嚷著去內務府討個說法,阿箬在內務府受挫,回來向如懿哭訴,如懿卻並不在意,命人留著已經腐了的衣料。
惢心求李玉在皇上面前求情,李玉說自己會盡力而為。純嬪在皇上面前提了如懿,惹得皇上生氣,憤而離開。皇帝在宮內聽玫答應彈奏琵琶,皇上卻心不在焉。李玉給皇上上茶的時候提到內務府拜高踩低,皇上想到如懿是看到了姑母是如此處境才會提出那樣的建議,並吩咐第二天一早要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
第二天,太監傳來消息,皇上已經下令追封先帝已故的嬪妃,並遷至妃陵,如懿見皇上了了一樁心願,十分開心。太后已經看出嫻妃向皇上提議追封生母,表示總會有人來為難她,自己不必理會。貴妃陪皇上來看大阿哥,貴妃對大阿哥十分關愛。皇上讓大阿哥寫幾個字給自己看看,大阿哥撩起衣袖,眾人發現大阿哥手臂上滿是傷痕。
第11集-如懿收養大阿哥
皇上請如懿趕往長春宮,原來是皇上發現大阿哥受到下人的苛待,想為大阿哥找一位養母。皇后、貴妃、與如懿都想收養大阿哥,皇上決定讓大阿哥自己做主。貴妃拿出糕點吸引大阿哥,可大阿哥卻稱自己不餓,想讓如懿做自己的額娘,皇上當即答允。貴妃看到如懿得到了長子,十分不甘,下定決心搶來大阿哥。皇后身邊的素練提醒皇后,可能是嫻妃與大阿哥早有勾結,才會有今日之事,嫻妃想要母憑子貴,覬覦皇后之位。皇后連忙吩咐讓平日裡伺候大阿哥的嬤嬤跟去延禧宮,以便自己也能得到一些消息。
如懿將大阿哥帶回延禧宮,騰出了東偏殿給大阿哥居住,眾人紛紛道喜。如懿說自己會像對待親生兒子一般對待大阿哥,如懿說自己與大阿哥都是孤單之人,二人互相倚靠便如冬日互相取暖。
內務府的秦公公來為延禧宮送來了許多禮物,如今如懿得了大阿哥,秦公公一改往日裡的態度,十分恭敬。阿箬卻不依不饒,對秦公公一番挖苦諷刺,秦公公只得不停地賠不是。秦公公帶來了從小此後大阿哥的乳母李嬤嬤,大阿哥看到李嬤嬤,急忙躲到了如懿身後。如懿指責她對大阿哥照顧不周,將李嬤嬤拖出去杖責三十並趕出宮去。如懿告訴下人欺凌主上便是這番下場,秦公公立刻跪倒請罪,阿箬把之前內務府送來的次等不料仍在秦公公面前,還逼著秦公公吃下之前送來的殘羹冷飯。
皇后聽聞如懿懲治了李嬤嬤和秦公公,對如懿越發忌憚。皇后苦於不能探知皇上心意,嘉貴人提醒皇后,太監總管王欽看中了皇后身邊的宮女,若是皇后以美色加以引誘,王欽定會對自己衷心。皇后認為素練十分穩妥,貼心能幹,嘉貴人卻說素練如今年紀已大,不如蓮心年輕漂亮。這一切被素練聽在耳裡,素練嘉貴人離開時感激她為自己說話。
如懿對大阿哥照顧有加,聽到大阿哥稱呼自己為母親,如懿十分感動,哄著大阿哥睡下。皇上悄悄來到延禧宮,看到如懿費心為大阿哥挑選衣料,稱讚她是一位稱心的額娘。皇上感激如懿為自己著想,了卻自己的心事,讓生母得以加封,二人和好如初。
此後,大阿哥永璜發奮讀書,如懿對他也十分關切,二人相處很是融洽。王欽奉皇帝之命給二阿哥、三阿哥送來薄荷生薑粉以防中暑,在宮門前遇到了皇后,王欽悄悄地對皇后說自己有心為皇后做事,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王欽說自己看中了蓮心,相求皇后恩典,皇后本不願意,可為了拉攏王欽卻無法拒絕。皇后向皇上提起此事,皇上提醒皇后此事應先問了蓮心的心意再說。
第二天,皇后送二阿哥去讀書,皇后囑咐二阿哥一定要刻苦讀書,不要辜負自己的一番期望。皇后要將蓮心賜予王欽的事情已經傳開,如懿聽聞此事,看出了皇后是想借此拉攏王欽,探聽聖意。如懿對海常在說皇上看她照顧大阿哥辛苦,要晉她為貴人。這時大阿哥讀書歸來,有些不高興,原來是二阿哥第一天來讀書就被誇讚有太子之風,大阿哥認為自己身為長子,也可成為太子,如懿告誡他在宮內子憑母貴,二阿哥是皇后的兒子,而大阿哥的親額娘和自己都只是妃位,他自然也比不上嫡子,讓大阿哥以後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以免招惹是非。
第12集-阿箬譏諷蓮心
如懿與大阿哥在花園中散步,忽然聽到一陣哭聲,原來是皇后身邊的宮女蓮心,蓮心解釋說自己只是有些想家。阿箬嘲諷蓮心即將嫁給太監王欽,蓮心更加難過,跑著離開了。在去給皇后請安的路上,玫常在的轎輦橫衝直撞,驚嚇了貴妃,還摔碎了皇上賞賜玉釵。在皇后宮中,貴妃向皇后訴說玫常在的無理,玫常在解釋說自己有要緊事向皇后稟報才衝撞了貴妃。玫常在說自己已懷有身孕,眾人都十分驚訝,紛紛給玫常在道喜。皇后宣佈自己也有一樁喜事,皇后說自己準備將蓮心許配給王欽,蓮心哭著說自己只想照顧皇后娘娘,皇后卻並不理會。太后聽說玫常在懷有身孕一事,十分開心,將一尊送子觀音像賜予永和宮。
如懿與皇上一同用膳,如懿提起皇后將蓮心許配給王欽是委屈了蓮心,皇上說皇后這是為了讓蓮心與王欽之間有個照應。皇上讓如懿少沾染皇后之事,因為他知道在如懿與貴妃之間,皇后更偏向貴妃。如懿卻說在自己宮中,不想讓皇上提起他人,如懿知道皇上心繫前朝,在後宮也要顧及太后與子嗣,所以留給自己的時間很少,自己雖然想要皇上來常看自己,卻也明白皇上是天下的皇上。皇上聽後,稱讚如懿有一件其他嬪妃沒有的好處,便是直爽。
隨後皇上提起江南水患常年令自己困擾,今年的淮陰知縣治水有功,是個有用之才,要升他為知府,在如懿與皇帝身邊布菜的阿箬連忙跪倒謝恩,原來淮陰知府正是阿箬的阿瑪。皇上十分驚訝,表示一定會為阿箬許一個好人家。
阿箬回到自己房內,向惢心炫耀自己是如懿的陪嫁丫頭,阿瑪又得皇上賞識,與惢心大有不同,還叫惢心為自己打水擦身,惢心只得答應。第二天,阿箬忙著梳妝打扮,讓惢心先去侍奉主子,如懿不見阿箬,讓惢心去催,阿箬在皇上起駕時才匆匆趕到。皇帝離開後,如懿指責阿箬穿得過於精緻,不像宮女的打扮,況且皇后娘娘不喜奢華,若是要旁人看到她如此打扮,一定會受罰。阿箬回到自己房內,哭著換下衣裳,她認為是如懿看自己打扮得好看,皇上多看了自己幾眼,主子便嫌自己礙眼。
皇后目睹皇上親自送大阿哥讀書,心生妒忌,認為是如懿狼子野心,另有所圖。玫常在懷有身孕,被升為貴人。她仗著自己有喜,身體不適,常常把皇上從其他嬪妃那裡叫來陪伴自己。
王欽與蓮心的大喜之日,皇后在太監的廡房內選了一間最寬敞的屋子賜給蓮心,蓮心依然哭哭啼啼,可皇后娘娘的旨意無法違背,蓮心只能聽命。深夜裡,如懿在延禧宮內聽到一陣女子的哀嚎,似從廡房內傳來。第二天,眾嬪妃給皇后請安後,玫貴人說自己彷彿聽見了廡房內傳來兩聲女人的叫喊,詢問如懿是否聽見,如懿卻說自己並未聽見。眾人猜測那人可能是蓮心,暗地裡奚落蓮心。
如懿的帕子落在皇后宮中,蓮心前來歸還,阿箬拉住蓮心,譏諷她現在有人疼愛,還省了生兒育女這樣的苦楚。蓮心對阿箬說這福氣這樣好,便希望阿箬也嫁與一個公公,白頭到老,死生不離。如懿十分生氣,說阿箬若是再如此放肆,便要好好懲罰。這時,貴妃趕到,說阿箬出言不遜,自己不得不責罰她。
第13集-如懿阿箬生嫌隙
貴妃要責罰阿箬,命人掌嘴,如懿想要把阿箬帶回自己宮中責罰,貴妃不依不饒,讓阿箬在此跪著思過六個時辰,如懿也被罰抄寫佛母經百遍。阿箬懇求如懿救救自己,如懿說她自己犯下的過錯應自己承擔,如懿看天空陰雲密佈,想給阿箬留下一把雨傘,可奉貴妃之命看管阿箬的太監卻並不同意,如懿只能離開。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阿箬體力不支,承受不住,在雨中痛哭。如懿可憐阿箬,命人去請太醫,等阿箬回來為她診治,還吩咐了宮女準備熱水和棉被。
渾身濕透的阿箬跌進宮中,她已無力站立,癱倒在地上。宮女們連忙將她扶起,如懿親手餵她薑湯。長春宮內,皇后看天色不早,想讓蓮心回去與王欽相伴。阿箬跪下說自己不願回去,十分委屈,可皇后並不聽她傾訴。太醫為阿箬診治,阿箬並無大礙,只需好好休養。阿箬說自己是為了給如懿出頭,不想貴妃處處打壓如懿,如懿指責她在宮中不知退讓,又爭不過他人,才惹來是非。
貴妃說如懿抄的佛經字跡潦草,並非誠信認錯,要如懿在第二天去長春宮請安前再抄錄百遍。如懿知道貴妃是存心刁難,她提起筆來,寫下的不是佛經,而是一首旁人的詩。惢心問她為何如此,如懿答道,抄佛經是弄小巧,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蓮心小心翼翼地回到廡房之內,卻遲遲不敢進門,在房外啼哭。
天色大亮,如懿才剛剛抄完佛經。惢心在送佛經的路上遇到了皇上。原來如懿寫下的詩是劉禹錫的《浪淘沙》,皇上想起曾對如懿說過自己嚮往江潮壯觀之景,今日正是八月十八觀潮日,皇帝看到自己所言被如懿記在心中,十分感動。皇上發現詩的下面還有如懿手抄的佛母經。惢心解釋說如懿聽聞觀潮之時有人捲入江中,有所損傷,這才抄寫佛母經以眷顧百姓。皇上聽後命王欽將此佛母經供在神龕裡,這個月都不要取下。原來這是如懿想要貴妃看到皇上對自己抄的佛母經十分滿意,貴妃自然也不敢再加刁難。
如懿詢問惢心自己是否寵壞看阿箬,惢心說阿箬是主兒的陪嫁,主兒寵愛她也是應該的。如懿提到阿箬已經到了成婚的年紀,她的脾氣也不適合留在宮中,不如嫁個好人家。如懿不想阿箬再與宮中有瓜葛,想等額娘進宮時,讓額娘為阿箬留意。阿箬聽到了如懿的話,跪在如懿身前,她說自己不想出宮,只想陪伴如懿。一番懇求之後,如懿同意讓阿箬年滿二十五歲之後再出宮。阿箬十分感激,連忙跪倒謝恩,可轉身離開時卻變了臉色。
皇上讓貴妃的阿瑪高斌進軍機處,卻惹來眾多老臣的反對,皇上向貴妃解釋說重朝臣擔心皇帝寵愛貴妃,外戚當權。貴妃說自己就是因為沒有孩子才任人欺負,想要皇上把大阿哥交給自己。皇上說自己太嬌慣貴妃,等到高斌去河北巡視歸來,立下功績,自己就可名正言順地把高斌調進軍機處。貴妃十分滿意。貴妃回宮的路上發現小祿子在角落裡哭泣,原來小祿子的家在河北,河北鬧了旱災,她聯繫不上自己的家人。貴妃承諾自己的阿瑪在河北巡視,可以幫助他找人,小祿子很是感激。可貴妃不知道嘉貴人身邊的宮女貞淑在暗中觀察這一切,小祿子正是她們安排的人。
玫貴人懷有龍胎,十分狂妄,看見皇后也不行禮,惹得皇后十分不滿。貴妃不想玫貴人生下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子,她身邊的宮女茉心說御膳房餵魚的太監小祿子曾找過自己,獻上一計,茉心悄悄將計策告訴了貴妃。玫貴人聽說吃魚蝦對孩子好,整日魚蝦供應,延禧宮門前天天運送腥物,致使延禧宮內也常有腥味。如懿和純嬪、海常在去看玫貴人。玫貴人身體百般不適,純嬪寬慰她這種種不適的症狀可能是由體熱引起,像是男胎,如懿稱純嬪養育過阿哥,她說的話一定可信。如懿離開的路上經過園子,聽到有人落水之聲,連忙命人去救。人救上來之後,如懿發現落水之人正是蓮心,如懿將人待到養心齋,蓮心堅稱自己是失足,並非尋死。
第14集-玫貴人誕下怪胎
如懿讓伺候的人退出房內,只留下自己與蓮心二人。蓮心說自己嫁給王欽之後十分痛苦,一到夜裡,王欽便如禽獸一般。說著,蓮心撩開自己的衣袖,如懿看到蓮心的胳膊滿是傷痕。蓮心說王欽不止打自己,還咬她,拿針扎她,王欽需要的只是一個白天給她體面,晚上任他折辱的女人。蓮心無法忍受,這才選擇製造失足落水的假象。如懿說自己可以幫助蓮心脫離苦海,只是目前還需等待時機。
皇帝很是重視玫貴人的龍胎,對她十分照顧。內務府為即將出世的龍裔擬定了名字供皇上挑選。內務府為阿哥擬定了三個名字:永珹、永琋與永玨,公主為璟盈、璟馥。皇上讓如懿幫忙挑選,如懿稱自己認為永琋這個名字極好,而公主兩個名字都很適合,皇帝也表示同意。此時太監前來稟報,說玫貴人胎氣忽動,大概是要生了。
皇上與如懿趕到永和宮,聽到玫貴人的叫聲十分淒厲。皇后也趕到了玫貴人宮中,外面天氣寒冷,皇上皇后與如懿三人到偏殿等待。這時,一聲微弱的嬰兒哭聲傳來,太醫前來稟告說玫貴人生下一個小阿哥,不過天生有缺陷,出生不久便薨了。皇上讓王欽把小阿哥抱來,王欽抱來小阿哥後卻畏畏縮縮,不敢向前。皇后屏退眾人,皇上堅持要看看小阿哥,掀開襁褓之後,眾人都十分震驚,皇上站立不穩險些摔倒。皇后吩咐王欽宣稱玫貴人生下的是一個死胎,立刻葬了去,不要讓他人知曉。皇上讓皇后和如懿去看望玫貴人,自己被攙扶著走出了偏殿。
王欽抱著小阿哥走出永和宮,迎面撞到趕來看望的貴妃,王欽告訴貴妃玫貴人誕下死胎,貴妃受到驚嚇,連忙回宮。玫貴人不見自己的孩子,十分悲痛。如懿告訴她孩子已經去世,玫貴人不敢相信,詢問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皇后告訴她是個小阿哥,還囑咐她不要過於傷心,已經吩咐了安華殿的師傅誦經超度。
太后知道玫貴人的孩子去世,感慨玫貴人無福。太后請皇帝來到宮中勸導皇帝不要過於難過,孩子還會再有。玫貴人沒了孩子十分難過,半個月內不僅皇上沒來,他人也沒來看望,玫貴人感慨自己已被困在了永和宮,宮女俗雲提醒她不如自己想想辦法。
皇上與眾嬪妃來給太后請安,皇后宣佈儀貴人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眾人紛紛道喜。嬪妃散去後,高貴妃對如懿說她聽說玫貴人的孩子並非死胎那麼簡單,而是身形有異。如懿詢問她是哪裡聽來這些無稽之談,並囑咐貴妃不要再傳閒話。
玫貴人自縊的消息前來,眾人相繼趕到了永和宮,玫貴人已經被救了下來。貴妃提起現在滿宮傳著玫貴人生下妖孽的傳言,若是自己是玫貴人,也會自縊。皇帝安撫玫貴人並無此事,命王欽徹查傳言從何而來。走出永和宮後,高貴人對皇上說玫貴人生下死胎,怕是不祥,如今儀貴人也有了身孕,不如成全了玫貴人,讓她去見自己的孩子。如懿卻說宮中孩子去世乃是常事,玫貴人自縊只是因為聽了流言後趕到害怕,不應受到懲罰。
第15集-王欽衝撞貴妃
皇上讓玫貴人移到安華殿,也好清淨心思。皇上懷疑是王欽將孩子抱出去的途中讓別人看見,皇后表示王欽在御前伺候多年,一直小心謹慎,不會如此。阿箬看到皇上給有身孕的儀貴人送來很多禮物,嘉貴人來到阿箬身邊,說儀貴人從前不過是皇后身邊的侍女,一旦承寵就飛黃騰達,而阿箬比儀貴人更是美貌,說不定她也會有如此運氣。阿箬表示儀貴人是有皇后那樣的號主子,而自己沒有那樣的命。嘉貴人從中挑唆,說如懿定是百般防範阿箬,不讓她接近皇上。阿箬聽了,心中對如懿的不滿又增加了一分。
齊太醫為皇上診脈,皇上提起宮中的留言。齊太醫表示若是自己洩露流言,願意受一切責罰。皇帝提醒齊太醫近期不要在宮中走動,留在自己府中遠離是非。玫貴人在佛前祈禱,懇求佛祖指明是誰要害她們母子。太后來到玫貴人房內,玫貴人聲稱一定是有人要加害自己,太后提醒她孩子已經不在,皇上也不願提起,便不要再苦苦折磨自己。太后告訴她貴妃已經進言讓皇上准許玫貴人隨孩子而去,皇帝這次沒有同意,以後就不一定了。玫貴人坦言自己不是有意尋死,而是用計想讓皇上憐惜自己。太后說自己把玫貴人從南府撈回來就是因為看重她是個有心性的人,若是這樣便死了,就白費了自己栽培她的心思,如何走出安華殿,就要看玫貴人自己了。
如懿在宮中與大阿哥下棋,大阿哥說自己經常在長街上看到有奴才被帶走。如懿告訴大阿哥專心讀書,不要考慮這些事情。這時,太監傳來消息,讓如懿到養心殿一趟。皇上與皇后在養心殿等候如懿。王欽說最早傳出消息的是延禧宮,如懿堅稱自己並未洩露一字。
王欽將散佈宮中謠言的人帶來,希望皇上明察。王欽在皇上面前詢問他們第一次是在哪裡聽到有關玫貴人的謠言。跪在最前面的太監說最早是經過延禧宮的時候聽說的,而且最早是在玫貴人生產那一夜。如懿問他最早是聽延禧宮何人所說,那人說了什麼,那太監卻說當時天色已暗,自己並沒有看到是誰說的。如懿堅稱自己沒有說過一字,可王欽口口聲聲咬住如懿。皇上皇后建議讓嫻妃暫時不要出入延禧宮,等事情查清再還她清白。皇上同意詳查,但不同意將如懿禁足。如懿目睹了當前情景,覺得自己還是避開的好,便自請禁足,遠離是非。
如懿看出王欽為了徹查流言十分費心,讓李玉去找蓮心,看看其中是否有蹊蹺。如懿回到宮中,吩咐海蘭照顧好大阿哥,並稱禁足也不一定是壞事。皇后貴妃與嘉貴人一起談及如懿禁足一事,貴妃向皇后提議如懿無德,為防止教壞大阿哥,不如將大阿哥交給自己撫養。皇后說貴妃太過心急,失了分寸,讓貴妃不要在皇后面前提起此事。嘉貴人看皇后面有不快,稱自己與貴妃約好去看儀貴人向皇后告辭。
王欽稟告皇上,慎刑司的奴才口風一致,直指延禧宮。皇上表示自己乏了,讓王欽再查得細些。高貴人看如懿坐困愁城,心生快意,經常在延禧宮前駐足。正逢大阿哥下學回來,故意與大阿哥親近,還稱自己備好吃食讓大阿哥去自己宮中坐坐。大阿哥卻對貴妃十分冷淡,表示自己要回延禧宮。貴妃對大阿哥說如懿不會再出來了,要帶著大阿哥去見皇上,想讓大阿哥歸自己撫養。大阿哥堅稱母親是否有罪應由皇上定奪,自己認為母親有罪便是不孝,匆忙告辭。深夜,大阿哥來到如懿房內,告訴如懿貴妃所說。如懿安慰他不要害怕。
王欽在宮內遇到蓮心,表示自己忙於追查留言,忽略了蓮心。蓮心詢問他只是一個奴才,又怎能借追查留言扳倒嫻妃。王欽告訴她做奴才的不能只有一個主子,皇后和貴妃都是他的主子,沒想到蓮心與李玉早有安排,這一切都被躲在角落裡的李玉聽到。夜裡王欽回到自己房內,蓮心一反常態十分熱情,為王欽備下酒菜。蓮心哄王欽服下藥,提議今晚要與王欽玩一個躲貓貓的遊戲,自己先藏起來,自己若是不叫,王欽就不能出來,若是王欽找到自己,任憑王欽處置。王欽大喜,連連答應。 王欽四處尋找蓮心,蓮心稱皇后傳自己回宮當差,公公若是捨不得自己,便同自己前去。
如懿在宮中專心畫畫。海蘭說如懿畫的花都開了,春天也來了,可如懿為何還在禁足。如懿告訴海蘭不要著急,等到該自己出去的時候自己自然就出去了。王欽眼前出現了幻像,行為瘋癲,撲向了貴妃。如懿聽到貴妃的呼救之聲,走到宮門前看是怎麼回事。此刻,王欽已被眾太監製服,站在角落的蓮心露出了笑容。貴妃走到延禧宮門前,看見如懿站在門口,如懿說此事發生在延禧宮門前,她這才出來看一看。貴妃認為如懿在看自己笑話,她懷疑王欽是被如懿指使。
這時皇上趕到,貴妃向皇上哭訴自己的委屈。皇上在延禧宮內把王欽押上來,用一盆冷水將他澆醒。王欽言語瘋癲,李玉對皇上說若是以王欽現在的狀態恐怕什麼也問不出來,不如傳蓮心過來問一問。蓮心來到延禧宮內,跪在皇上面前。這時太醫也趕到,齊太醫稟告皇上王欽是服食了過量的阿肌蘇丸,阿肌蘇丸乃是宮中的禁藥。蓮心向皇上哭訴王欽每每吃了此藥,便對自己肆意打罵凌辱。蓮心解開衣服展示自己身上的傷,貴妃大驚。
第16集-二阿哥身染病哮症
蓮心稱今日王欽今日不當值,一回到廡房就開始服藥,自己嚇得不敢回去,王欽大概是藥性發作又找不到自己便發瘋跑了出來。這時,王欽房內的藥丸被找了出來。皇上下令叫人用麻核堵住王欽的嘴,並打斷王欽的一條腿,趕出宮去。如懿替蓮心求情,皇上表示自己不會責罰蓮心,讓蓮心繼續留在長春宮伺候。蓮心連連謝恩後,向皇上表明有關玫貴人生子的傳言乃是王欽喝了黃湯之後醉後胡說出來的,只是自己之前受王欽要挾不敢說出,而延禧宮是王欽回廡房的必經之路,所以才會牽連延禧宮。皇上聽聞後大怒,命宮裡的太監全部集合到慎刑司看著王欽行刑,看誰還敢穢亂後宮。
皇上十分心疼如懿,表示自己從未懷疑過如懿。第二天,身邊的宮女告訴貴妃皇上賞王公公貼加官,嘴裡的麻核至死不讓拿下來,昨晚已經死了,貴妃這才放心。貴妃認為皇上偏袒嫻妃,讓如懿撫養大阿哥,自己為奪取大阿哥,這才出了這樣的事。
皇后認為貴妃無事生非,非要跑到延禧宮門前,這才被王欽撞上,也難怪皇上疏遠貴妃。嘉貴人提醒皇后,皇上如此惱怒多半因為玫貴人生子的傳言可能與貴妃有關,而貴妃如此,是想爭奪大阿哥,明明有皇后照拂,貴妃還想爭奪長子,可見貴妃有二心。皇后感慨蓮心可憐,嘉貴人對皇后說蓮心沒有籠絡住王欽,自己與皇后白白丟失了一枚棋子,如今在皇上身邊的是李玉,探知皇上的心意就更難了。皇后承認自己誤了蓮心,卻認為現在不能放蓮心出宮,否則蓮心就會將自己想借她籠絡王欽的事情說出去。最後,皇后決定將蓮心留在自己殿外伺候。誰知這一切都被蓮心聽在耳中,蓮心十分心寒。
皇上很久都沒有去鹹福宮,貴妃因王欽之事受到牽連,失了寵愛。原來這一切都是如懿所策劃。如懿知道皇后重規矩,不會將玫貴人之事告訴他人,唯有可能的就是王欽,可王欽也不會隨隨便便將此事宣揚,一定是有人指使。如懿起初也不知是何人所為,直到貴妃想要帶走大阿哥,如懿才憑動機斷定是貴妃陷害自己。如懿聯合李玉、蓮心,從王欽嘴裡套出了實話,坐實了貴妃。這一舉既教訓了貴妃,懲治了王欽,救了蓮心,還洗脫了如懿自己的冤屈,一箭四雕,十分高明。
貴妃稱身子不適,想請皇上來看望自己。可是皇上只派來了齊太醫。貴妃認為皇上雖然也怪罪皇后將蓮心賜予王欽,可皇后有兒女在,夫妻總能親穆,而自己就不同了,皇上說冷著自己就冷著自己。宮女安慰貴妃,說貴妃雖然沒有子嗣,但還有家勢。貴妃聽了,便讓阿瑪為自己求情。太后聽了認為貴妃並不高明,而嫻妃卻贏得很漂亮。齊太醫對太后說貴妃認為平日裡用的藥物病不起效,想讓太醫換藥方。太后則表示她換不換藥都那樣,讓齊太醫之前怎樣現在依舊怎樣,不必大費周章。
儀貴人有孕,太后賞賜給她一枚麒麟送子金鎖,儀貴人十分感激。太后叮囑皇后應以皇嗣為重,不應捨本逐末。嘉貴人對太后說皇后命太醫院熬製坐胎之藥,嬪妃們廣受恩惠,都很是感激。太后前幾日命人夜觀天象,欽天監稱天象祥和,尤其是北天女宿星尾帶小星,連續數月格外明亮,就是說後宮的女子會有大貴之胎。太后說這寓意著儀貴人的胎有大吉之象,如此宮中更不應有白事相撞。皇上表示自己明白皇額娘的意思,會讓玫貴人安心修養。
皇后向皇上請求進一進儀貴人的位分,皇上同意在儀貴人生產後無論男女,都晉陞為嬪位,皇上還提出讓如懿協理六宮,也可以一同照顧儀貴人。皇后提出嫻妃之上還有貴妃,若是越過貴妃,怕是貴妃心裡會不好受。皇上稱貴妃身體不適,等她身體好時再說,並讓皇后多指點嫻妃。
皇后向皇帝認錯,表明蓮心之事是自己失察,皇上讓她不要過分自責,謹記教訓便是。皇上來看望如懿,如懿正在看歷年的賬本,如懿稱讚皇后高明,原來皇帝登基後後宮的開支比起先帝晚年少了一半,一筆筆賬目十分清楚。皇上稱讚如懿聰明,認為自己找如懿協理六宮真是找對人了。皇后宮中,二阿哥在讀書時昏昏欲睡。二阿哥向皇后抱怨自己每日早起十分勞累,想睡一會。皇后斥責二阿哥嬌氣,讓二阿哥到門口好好清醒清醒。雖然已經到了春日,但天氣仍然十分寒冷,二阿哥站在門口,連連打噴嚏。皇后見了十分心疼,稱二阿哥是自己唯一的指望,將他帶入房內。
太監在貴妃中訓蛇,貴妃的心思卻並不再次。貴妃讓太監注意一些,不要讓蛇傷人。太監表示此蛇無毒,不會傷人。夜裡,皇后感慨自己身居后位,常常恐懼這個位子被別人奪取,否則不僅自己前程不保,還連累兒女族人。這時宮女前來稟告,擷芳殿傳來消息,二阿哥染上風寒,渾身滾燙。齊太醫告訴皇后哮症是胎裡帶來的一種弱症,二阿哥是疲勞不安,懸心緊張才勾出藏於體內的弱症。皇后懇求太醫治好二阿哥,太醫說若是好好養著,可保一生康健,若是不小心仔細,便只能依賴神明護佑。皇后看到二阿哥身患重病,想到自己的兄長就得了此病,一生不能騎馬射箭,需要小心養護,而二阿哥作為嫡子卻不能習武,就沒了指望。
如懿命阿箬拿一甕槐花蜜,二人去看望儀貴人,卻聽到儀貴人的一聲驚呼。原來儀貴人的房內出現了一條蛇,如懿連忙命人去拿雄黃粉。
第17集-儀貴人住入如懿宮中
如懿命太監將雄黃粉撒在蛇身上,再用鉗子把蛇夾出去。儀貴人受到驚嚇,如懿連忙上前安慰。暖閣之中為何會出現毒蛇,眾人都不得其解。這時,儀貴人感到一陣腹痛,如懿連忙命人去請太醫。皇上帶領眾嬪妃來看望儀貴人,聽說太醫稱儀貴人無恙,這才放心。皇上讓儀貴人移居長春宮,也方便皇后照料。這時嘉貴人稱二阿哥正病著,恐怕無法分心,提議讓如懿照顧儀貴人。如懿表示自己未曾有孕,恐怕不知如何照拂有孕之人。嘉貴人卻說嫻妃把大阿哥照顧的十分周到,是最合適的人選,儀貴人也同意住入如懿宮中。如懿也就不再推脫。
如懿回宮後命阿箬把東暖閣收拾出來讓儀貴人居住,阿箬表面同意,內心卻另有打算。海貴人擔心延禧宮還會出現其他蛇蟲鼠蟻,為如懿準備了艾葉、薄荷葉等驅蟲之物,準備做一些香包掛在延禧宮中。如懿看出了海蘭也認為此事蹊蹺,卻一時間看不出是何人所為。
嘉貴人向皇后請罪,稱自己擅自做主,是有不得以的苦衷。嘉貴人稱二阿哥相比儀貴人更為重要,更何況儀貴人受到驚嚇,今後必定日夜折騰,反而影響了二阿哥養病。可皇后堅持皇嗣要緊,若是儀貴人誕下皇子,自己一定要親自撫養。貴妃質問雙喜,懷疑儀貴人宮中的蛇是從他那裡跑出來的,雙喜卻說自己養的都是無毒的蛇,而且自己的蛇一條都沒有少。貴妃這才放心,讓雙喜將蛇扔掉,以免落人口舌。如懿命人拿來塗染景陽宮的油彩,海蘭聞到其中混著蛇莓汁的味道,如懿斷定一定是誰從中做了手腳才會引來毒蛇,準備將這件事告訴皇上。這時,宮女拿來皇后賞賜的坐胎藥,可海蘭卻將藥倒掉。海蘭稱自己不想爭奪盛寵,有了如懿便有了依靠。
如懿向皇上稟告油彩被人做了手腳,可此事經手的人太多,很難查明。貴妃到皇后宮中看望大阿哥,還送來了冬蟲夏草。離開後,嘉貴人對貴妃說如今儀貴人住在延禧宮,若是如懿使了什麼手段,便會又多了一個皇子,到時候皇后和大家的處境就會更加艱難。嘉貴人提示貴妃若是儀貴人的皇子出了什麼事,倒霉的是如懿,而且阿箬的阿瑪在貴妃阿瑪的手下做事,可以收為己用。如懿對儀貴人照顧有加,十分小心謹慎,連儀貴人所食的安胎藥藥渣都找太醫仔細檢查。
皇后跪在螽斯門下祈福,希望自己折壽二十年換得二阿哥平安。這一切都被皇上看在眼裡,皇上聽說二阿哥患了哮症,陪著皇后去看永璉,並告訴太監通知如懿今晚不去她那。如懿理解皇上愛子心切,此時儀貴人突然稱自己頭痛,如懿找來太醫。太醫稱儀貴人只是頭回有孕,上火厲害。如懿稱儀貴人可能是因為在房中日夜點著炭盆乾燥,才會上火,不如滅幾個。儀貴人卻稱自己有孕以來總感覺寒浸浸的,還吩咐再加兩個。
皇后陪著二阿哥讀書,二阿哥身體沒有痊癒,咳嗽不止。富察夫人把素練叫出,素練告訴老夫人皇上十分關照大阿哥。老夫人稱皇上喜愛大阿哥是因為嫻妃,若是沒了嫻妃,大阿哥也就失了寵愛。素練表示自己定會為皇后分憂。延禧宮中,如懿正在與大阿哥讀書,宮女突然跑進來告訴如懿儀貴人見了大紅,如懿連忙趕去。儀貴人已昏死過去,如懿十分焦急,掀開儀貴人的被子,臉色大變。延禧宮出事的消息傳到嘉貴人耳中,嘉貴人起身想去瞧瞧,走了幾步卻癱倒在地。延禧宮中,接生婆婆稟告如懿儀貴人的龍胎在胎中就沒了動靜,太醫說現在只能用藥物催下儀貴人腹中的死胎,否則儀貴人也會有危險,至於龍胎為何有損,只能等催下龍胎後再進行診斷。皇上來到延禧宮中,看到自己又沒了一個孩子,十分悲痛,認為是上天在懲罰自己,讓自己擁有了九五之尊的地位,卻失去了父子相伴的天倫之樂。
第18集-阿箬背叛如懿
皇后聽說儀貴人的孩子沒了,認為自己少了一個指望,十分傷心。太醫稱龍胎已經成形,可從臍帶到龍胎都呈青黑色,是中毒之象。另一旁嘉貴人得知自己已經懷有身孕。
太后聽聞儀貴人失子,命皇后詳查此事,因儀貴人住在延禧宮,故皇上下令從延禧宮開始查起。儀貴人失去孩子後神情恍惚,抱著為孩子製作的衣服痛哭失聲。嘉貴人向皇后請求接玫貴人出宮,稱殺害她孩子的兇手即將找到。
皇后將如懿叫到長春宮,如懿趕到時看見太后皇后與眾嬪妃都聚集在此。皇后稱儀貴人之事已經有了眉目。皇后稱儀貴人受到了水銀的毒害,儀貴人房內燃過的碳灰中含有硃砂,而硃砂是含有水銀的成分。
除此之外,太監向皇上稟明儀貴人和玫貴人有孕時都十分喜食魚蝦,自己到了御膳房才發現供給儀貴人的魚蝦已經死了,被扔了出去,自己找到了剩下的一小袋魚蝦。皇后命他拿給太醫看看,太醫查看之後稱其中也含有硃砂。皇后稱自己已經命人插遍所有嬪妃的寢宮,一會就會有消息。這時,素練走進宮中,素練稱自己從如懿的妝台屜子底下找到一盒硃砂。素練還帶來了小福子、小祿子與小安子,小祿子是專門負責給遇喜的嬪妃們養活魚活蝦的,小祿子稱是如懿指使自己給魚蝦下硃砂的。小福子也稱嫻妃同樣以自己兄弟性命為威脅讓自己在紅籮炭中放入硃砂,小安子也指出嫻妃曾在玫貴人遇喜後向自己要過不少硃砂。皇上稱只有三個人的證詞不能作數,皇后提議讓阿箬帶來好好查問。
阿箬跪在皇上、太后和皇后面前,稱如懿自從被禁足便心懷怨恨,費心撫養大阿哥,慫恿他爭寵奪嫡,還總是逼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情,自己是實在看不下去如懿的所作所為,才在眾人面前揭發如懿。阿箬說如懿看中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個皇子,才指使小祿子和小福子除去貴子,如懿之所以先救助儀貴人是虛情假意,如懿本想害儀貴人,見難以成功,便假意救助,既討好了皇上,又與儀貴人親近,從而方便再次下手。儀貴人聽說如懿害了自己的孩子,指責如懿蛇蠍心腸,隨後悲痛過度,昏了過去。阿箬還說如懿撫養大阿哥後生了奪嫡之心,聽了二阿哥患有哮症,便是日夜詛咒。
這時,小祿子稱自己不能平白無故害了兩位皇嗣,撞牆而死,宮中一片騷動。玫貴人指責如懿蛇蠍心腸,衝上前去打了如懿一個耳光,儀貴人、貴妃等人紛紛請求皇上嚴懲嫻妃,海貴人、純嬪為如懿求情,稱如懿不是這樣的人。皇上一時間十分為難。如懿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說自己沒有做過。皇上表示自己相信嫻妃,此事還要詳查。太后堅持要處置嫻妃,下令降為貴人,幽禁延禧宮,皇上也只能同意。
儀貴人搬離了延禧宮,如懿受到委屈,坐在窗前暗自發呆。阿箬在長春宮說出那一番滴水不漏的話,海貴人稱如今連阿箬與何人勾結都不清楚。如懿分析可能是貴妃害了玫貴人,可貴妃與儀貴人素無瓜葛。海貴人稱可能是因為貴妃想借由兩位皇子的死陷害如懿。如今如懿已徹底失寵,海貴人仍決定一直陪著如懿,和她在一起。
皇上命人找來毓瑚姑姑。皇上稱最近宮中接連出事,毓瑚姑姑又置身事外,於是讓她詳查此事。阿箬在慎刑司受盡酷刑,仍然堅稱是如懿殘害皇嗣。這時,毓瑚姑姑來查問阿箬。
貴妃向皇后請求撫養大阿哥,皇后稱自己會為她籌謀,不過還是要看皇上的心思。皇后稱能將嫻妃搬倒,貴妃出力不少,阿箬也十分重要。原來在阿箬被貴妃在雨中罰跪之日,嘉貴人就將阿箬帶到皇后宮中,為她求情。此後,阿箬便怨恨嫻妃,感激皇后。毓瑚姑姑回來稟告皇上稱有人想讓阿箬死在慎刑司中,皇上決定先保著阿箬。
第19集-如懿身陷凶險
皇后不知如何處置阿箬,想請皇上定奪。皇帝讓阿箬留在自己身邊伺候,阿箬與皇后都十分驚訝。玫貴人趁海貴人不再來到延禧宮中,自己的孩子被如懿害死,玫貴人十分怨恨,她拿起鞭子親手抽打如懿。惢心聞訊趕來制止了玫貴人,如懿十分委屈,面對玫貴人的怒罵,只能說自己真的沒有做。玫貴人出了氣,憤而離去。
海貴人接大阿哥回到延禧宮,大阿哥看到如懿渾身是傷,想去稟告皇上卻被如懿制止,如懿還阻止了海貴人去請太醫,因為她知道,以自己如今的處境,沒有太醫會願意前來。嘉貴人去看望儀貴人,儀貴人本對自己的孩子是否是被如懿害死存有疑問,可嘉貴人從中挑撥,讓儀貴人堅信如懿就是自己的仇人。儀貴人整日服食紅花牛膝湯,可還是沒將體內的殘毒打下來,她今後也再難有身孕。嘉貴人在儀貴人面前展示自己已經有孕,儀貴人更加思念自己的孩子,對如懿的恨更增加了一分。嘉貴人隨後來到養心殿中,告訴皇上自己遇喜的消息,皇上很是寬慰。
貴妃得知嘉貴人有孕,想著自己恩寵不斷卻遲遲未能有孕,便想除去嘉貴人的孩子。茉心卻勸說她嘉貴人生子並不會助長皇后和嫻妃的勢力,如今形勢特殊,不要輕舉妄動。貴妃打消了念頭,她感慨自己如今變成了一個籌謀殘害皇子的狠心之人。太后指責玫貴人心胸狹窄,皇上還未處置如懿,玫貴人便自己動起手來。太后讓玫貴人回去好好思過,玫貴人起身時站立不穩,幸好有宮女攙扶,原來玫貴人喪子後添了一道下紅之症,以後若想伺候皇上怕是沒有從前那麼方便了,太后見玫貴人身體不好又見識短淺,讓福珈從親近自己的老臣裡找些適齡的官宦女子備著。
如懿失寵,皇后將延禧宮的守衛也撤掉了,延禧宮如今十分不安穩。深夜,儀貴人走進房內,拔下簪子藏在身後,一步步走近如懿。儀貴人撲向如懿,海貴人急忙上前阻止,好在惢心和太監即時趕到,拉走了儀貴人。海貴人來見皇上,稟告了玫貴人和儀貴人傷害如懿之事,皇上命人守衛延禧宮,卻並未處置儀貴人和玫貴人。
皇上對阿箬說自己喜歡聽她說話。阿箬詢問皇上是否認為自己是背主棄信之人,皇上說只要阿箬不忘本心,沒人會覺得她背主棄信。這時李玉傳來消息,儀貴人產後失調,已經薨了,皇上十分惋惜,下令追封儀貴人為儀嬪。阿箬安慰皇帝說好在嘉貴人有了身孕,皇上後繼有望。皇上說阿箬只惦記別人卻不為自己考慮,說著,皇上把阿箬攬入懷中,說自己打算封阿箬為慎常在,嘉貴人封為嘉嬪,叫慎常在今後住在嘉嬪宮中。
皇后命人好好照顧儀貴人的家人。貴妃對阿箬十分不滿,皇后安慰她阿箬的阿瑪在貴妃的阿瑪手下辦事,阿箬自然會被貴妃挾持,此外貴妃還可以安排阿箬身邊伺候的下人。阿箬來到嘉嬪宮中,嘉嬪提醒她如懿若是復寵,她必將遭受殺身之禍。阿箬聽後,命身邊的宮女找人去送一盤糕點給如懿。這盤糕點被太后身邊的福珈截獲,太后對這種明目張膽的行為十分不滿。太后提議將如懿降為庶人囚禁冷宮,皇帝認為此舉過於倉促。太后提出若是如懿含冤,此事必將牽連甚廣,皇上身邊的每個嬪妃都有嫌疑,就算如懿真有冤屈,也只能這樣做。太后還拿出了慎常在給如懿的糕點,說此時將如懿禁入冷宮反而對如懿是一種保護。
第20集-如懿被打入冷宮
皇上雖顧念與如懿的舊情,卻不得不顧全大局,他讓毓瑚不要再追查此事,還吩咐毓瑚親自照顧嘉嬪並保護如懿的安全。皇上將大阿哥移去鍾粹宮,大阿哥與如懿感情深厚,到皇上面前親自求情,還出言斥責阿箬,皇上並不理會,讓他去純嬪宮中。
李玉前來宣旨,如懿被廢為庶人,終身幽禁冷宮。惢心和三寶堅持要隨如懿進入冷宮,如懿讓惢心跟隨自己,將三寶托付給了海常在。如懿請求李玉讓自己再見一次皇上,如懿跪在皇上面前,問皇上相不相信公允之道。如懿說自己已經看不清皇上了。皇上說自己聽了一闕戲文,是牆頭馬上,這正是皇上與如懿的定情之作。皇上目前也很是無奈,明知如懿冤屈卻在時局面前只能如此,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走進冷宮。
如懿回到宮中,看著之前皇上送給自己的簪子,又回想起了曾經的時光。如懿換上庶人的服飾,與海蘭和純嬪依依惜別。在路上,李玉告訴如懿今日是嘉嬪、玫嬪和慎常在的冊封禮。冊封禮上,三人身著華服向皇后行禮。另一旁,如懿被帶到翠雲館後一所空置的院落,歷代失寵犯錯的嬪妃都被發落在這裡,從此如懿便被幽禁在這冷宮之中。
如懿走進院中,冷宮十分陰冷。李玉臨行前向如懿叩頭告別,叮囑如懿今後要事事小心。惢心將從前李玉送給她的絨花歸還李玉,稱如今如懿蒙冤,自己便帶不得這東西了。李玉收下後說自己先替惢心收著,遲早會再為她親手帶上。
深夜,惢心起床倒水,發現窗前有人影晃動。惢心以為有鬼,緊緊躲在如懿身後,二人將燈點上,打開房門卻發現空無一人。走出房門後看見外面有幾位發了瘋的女人。如懿命惢心拿出一些點心,眾人紛紛哄搶。這時吉太嬪從一旁走過,吉太嬪如今只有三十五歲,容貌卻十分衰老。她自稱被太后所害,困在冷宮中已九年。
深夜,皇上讓阿箬侍寢,阿箬來到皇上身邊,說自己終於可以為皇上侍寢,十分高興。皇帝卻說若是朕並不高興呢,阿箬表示自己會讓皇上高興。第二天,馬公公來到冷宮送飯,那些瘋癲的女人紛紛向前爭搶,如懿領到的饅頭已經發霉,可如懿才發現吉太嬪的飲食不同於自己。吉太嬪告訴她花一些銀子馬公公就會有所關照。皇上十分寵愛阿箬,連續數日召阿箬侍寢。嘉嬪聽了十分不悅,打定主意在生下皇子之後再徹底收服阿箬。嘉嬪擔心自己的皇子是否會受到皇帝的器重,她稱這個孩子不只是自己的指望,也是世子的指望。
【文中圖片轉載如懿傳官微,人物介紹轉載百度百科】